血液病百科 >>所属分类 >> 血液病   

继发性血小板功能异常

标签: 血小板功能异常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可分药物及全身系统疾病两方面。
  1、药物所致
  虽然多种药物可以损害血小板的功能,但实际上如果病人的止血机能完善时,这些药物仍不易产生继发性血小板功能异常性出血的。反之,如果病人潜在有原发性或继发性止血机制不全的疾病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或血友病时,则易发病。药物按其损伤血小板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1)干扰血小板膜的受体:常见者如阿米替林,氯霉素、氨基节青霉素、头孢霉素,可卡因、异丙肾上腺素,二苯海拉明,酒精等。
  (2)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速尿、对异基丁苯基醋酸等。
  (3)抑制血小板磷酸酯酶活性:如咖啡因、茶碱、罂粟碱、长春花碱等。
  (4)作用机制不详的药物:如乙酸唑胺、利尿酸钠、羟氯喹、金霉素、双香豆素、肝素等。
  在以上多种药物中,又以抗炎性药最易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出血,如阿斯匹林、秋水仙素、对异基丁苯基醋酸、消炎痛和苯磺唑酮等。
  治疗方面除了相应的止血措施外,必要时输新鲜血小板,但更重要的是找出及停用致病的药物。
  2、系统性疾病所致
  尿毒症:这类病人都有继发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出血为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因病人血液中的胍基丁二酸和羟基酚酸被破坏,血小板第3因子的活力减低;同时也改变了前列腺素的代谢功能。对症治疗主要是输浓集的血小板。只有尿毒症改善,此种继发性出血才能根本好转。
  肝脏病:严重肝病者有多种合并全身出血的潜在危险,主要原因不是血小板功能损害。如在肝内合成的血浆凝血因子减低。血小板数量减少乃继发自门脉高压的脾功亢进等。但血小板功能受损亦有报道,原因仍不明确,纤维蛋白原产生的退化,纤维蛋白的溶解增加,可能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受损有关,致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也减低。治疗肝病并发出血时应作整体方案。但必要时亦可考虑辅以DDAVP或输入正常人血小板。
  其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坏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各种自家免疫病亦可发生血小板功能异常性出血。都应首先以治疗原发病为目标。
参考资料
[1].  医脉通   https://news.medlive.cn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 下一篇白细胞疾病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yatao
yatao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热门词条

更多>>
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详细]
获得性再障
  获得性再障(acquired aplastic anemi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详细]
什么是伊文氏综合征...
伊文氏综合征(Evans Syndrome)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详细]